古代书籍的保存
书籍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现在已有了激光排版、胶卷缩印、电脑储存等许多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于书籍方面,对于将人类知识进行记载的书籍的保存似已不足虑了,世界许多图书馆已能越来越多地储存保护图书,人类的许多优秀的科学文化遗产已能通过种种先进手段得到很好的继承了,这也是人类对自己的一个很大的贡献。
古代也有很多书籍,并且从古籍记载来看,那时也有很多图书馆,在科学技术极其低下的古代,当时图书馆中的书籍是如何保存的呢?
从史籍中看,历代的藏书大都是皇家的,为了防止书籍被虫蛀蚀或自然损坏(如霉变),管理人员常常要在天气好的时候把卷帙浩繁的书籍搬出来让太阳炙晒,然后再存入府库。如此多次,也势必要损耗一部分图书。
有些书到今天只存目而无文,甚至可能有些书连名称都没有流传下来,其原因除了毁于战火等因素外,大概与此也有相当的关系。
然而从当时情况来看,除了这种笨方法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保存书籍。
然而这还只是造纸术发明以后,再具体一点说在印刷术发明之后书籍的保存方法,在更久远的古代,在还没有纸张的时候,勤读书就会出现“韦编三绝”的时代,书籍又是如何保存的呢?
那时的所谓“书”与我们今天的书是绝对不一样的,因为当时没有纸,文字只有抄在其他能保存的时间长一点的东西上,如牛皮,羊皮,竹简,木简,丝帛,甚至草叶,树皮等等,只要能写字,大概都考虑到了,这样的书籍如何保存虽然不太清楚,但时间肯定不会比写在纸上的古书保存得更长一些,因此其流逝与湮灭掉的就更难以数记了。
虽然古时候书籍保存十分困难,人们还是千方百计地想方法使一代一代的珍贵遗产得到更好地管理与保护。
听说威震欧亚非的古马其顿帝国的国王亚历山大就曾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新颖方法,他使手下的一些奴隶每人读熟一部书,然后像今天的图书编号一样给他们编上号,一个奴隶就代表了一部书。
这样当他想看什么书的时候只要按号码喊一声,就有一本“书”应声而至,像放音机一样把他想了解的内容背诵给他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活图书馆。
且不说这种方法的好处与弊病,仅是这个方法本身已让人不得不佩服亚历山大王的心思奇巧,难为他竟想出如此新鲜的招数来。
自彼以来,再没有第二个人采用这种方法了,看来也只有这位叱咤一时的马其顿王才能在那个时代想出那样令人惊叹的方法。?
如何保存书籍
所谓保存书,就是要妥善地保护好书籍,延长书籍的寿命。
对于私人藏书者来说,特别要解决好以
下三个影响书籍寿命的问题:?
一、防老化。
书籍的老化变脆,并不在于顾放时间长短,而在于如何处理好书页所含的酸性物质。
有人发现,欧洲在15世纪出版的一些书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因为那时的纸是棉和麻布头制成的,酸碱度为中性,并含有防止酸生成的碳酸钙。
现代社会中书籍的发行量极大,用棉麻造纸显然不可能,因此大都以木材为原料。
纸中的植物纤维物受到酸性水解便失去强度和粘合力,而纸中的酸主要来自于给纸上浆的硫酸铝。当纸开始受潮时,硫酸铝开始产生硫酸盐和水合氢离子,最后形成酸性物质,把纸侵蚀掉。
污染空气中的氧化硫和氧化氰也会同水分或植物纤维本身反应生万酸性物。
因此,防止书籍老化变脆,主要是除去纸中的酸。现在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把书放在碳酸氢镁或碳酸氢钙溶液中浸润,然后晾干。
这样做,可以纸中的酸,并防止以后再发生酸反应。
二、防虫。
书籍上有时生长小虫子,严重危害了书的使用寿命。
防止生虫的方法是:
1、藏书的文章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书架、墙壁或地板上都不要有裂缝;
2、藏书文章的温度应该经常保持在6—20度,湿度应该经常保持在50%——60%之间;
3、收藏的书籍要经常挪动一下,即使是不常用的书籍,也应该定期翻动;
4、在书架上或书柜中,可以放些包好的卫生球。?
三、除污。
书籍沾染污迹,不仅会缩短书的寿命,而且还会影响看书的效果。
除污的方法是:
1、除油迹。在油迹上放一张吸水纸,用熨斗轻轻地熨几遍,便可以把油分吸尽。也可以用几滴汽油和氧化镁的混合剂擦除。
2、除墨水迹。在染有墨水迹的书页下边,先垫一张吸水纸,再用20%的双氧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污斑,然后在书页上边放一张吸水纸,并压上重物,等干后墨水迹就会消失。如果用高锰钾溶液时有褐斑,可以再用草酸或柠檬酸溶液除去。
3、除霉斑。用棉花蘸上氨水,轻轻地在霉斑上擦拭,至除净为止。
4、除手指印。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湿布擦去肥皂迹,最后在书页间衬上吸水纸,把水吸干。
5、除苍蝇便迹。用棉花蘸上醋液或酒精,在苍蝇便迹上轻轻擦试,至除净污迹为止。?
对于其他的一般污迹,只要用肥皂细心擦拭,再用湿布擦去肥皂,然后在书籍上衬上吸水纸吸干水分,就可以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书籍的寿命,适合保存书籍的温度是在20-25℃之间,理想的相对湿度应在45%-50%之间,也可以将空调冷气系统加装滤网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及污染物。
用冷光保存书籍 你知道吗?
平常家中的电灯是会伤害到你重要的书喔!
因为一般日光灯是属於热光,热光就是热能所产生的光,如果将某东西加热到特定的温度,它就会开始发出热光,热光会伤害书籍,所以最好使用冷光来保存书籍。而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在其转换的过程中不会发热的就是冷光。
冷光是一种平均整面发光的光源,对视觉不会造成刺眼、是无伤害的光源。
让书做个日光浴 书籍很容易受潮,所以要常常拿出来晒一晒太阳。而且如果书页黏在一起,或书中产生蠹虫等虫害时,晒晒太阳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罗!
结论 刘峰松表示,据他了解古文献最多只能存放一百年左右,好的保存技巧才能延长书的寿命,尤其文献的展示必须用冷光才适合。
但现在也可以运用科技技术,如:把书扫瞄以数位方式保存,但古文献比较脆弱,这方面的工作还是要小心进行才行。 书籍保存的注意事项(实用篇)
一、防潮方法:
1、书柜要密闭,并放干燥剂,干燥剂要定期更换。
2、使用除湿机或开冷气,以控制室内温度及湿度。室内标准温度为16度至20度,标准湿度为45%至50%。
二、防虫方法:
1、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坚决消灭苍蝇、蚂蚁、蟑螂、老鼠等。
2、控制室内温、湿度。忽冷忽热,对图书危害很大;高温、高湿易生虫害。
3、可用“昆虫相调查板”调查是否有虫害的发生。
4、不同的虫有不同的方法,可向厂商详问内容。
5、密闭书柜,安放樟脑油或樟脑丸。
三、保护书籍方法:
1、书籍最好摆放在空气流通处,避免高温、高湿和阳光直射。
2、书籍的摆放不宜太拥挤,不能靠墙壁,能透风较好。
3、大本图书最好平放于架上。
4、线装书平放于架上,若经济允许可做函套保护。
瓷器是很常见的收藏品之一,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想要收藏瓷器。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瓷器收藏入门书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瓷器收藏入门书籍
1、《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
全书共分五编:古代陶器、原始瓷与青瓷的烧制成功、隋唐五代与辽的陶瓷、宋金时期的陶瓷以及元明清时期陶瓷等。考文物专业人员时候,必读的基础书,通俗易懂,内行可以入门,外行粗度也不会生涩。掌握一些中国古代陶瓷的总体特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每一个年代按着种类来区分,图少,理论性比较强,实操性比较弱。
2、《中国陶瓷史》,作者是叶喆民,新知三联店出版的图书(陶瓷专著)
以原作《中国陶瓷史纲要》为基础,补充近20年来的新发现和新认识,修订而成。该书图文并茂,内容生动、翔实,阐述了中国历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贸易往来等变迁。文物考试推荐参考书,虽然每年都考不了十分的题。此书应该和冯先铭的《中国陶瓷》放在一起,补充《中国陶瓷》少图的特点。此本着重于陶瓷的发展历史,比较简略。由于图多,阅读起来不乏味,而且权威。为无基础的人力荐。
3、《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两木出版
本书是耿宝昌先生积毕生心血写就的一部经典之作,内容论述周详,剖析精微,足以启迪后学,发人深思,实数文物鉴定方面富有真知灼见、图文并茂之难得佳作。本书主要内容有明代瓷器鉴定包括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 ,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清代瓷器鉴定包括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明清瓷器款识,仿古与后仿瓷。此书为著名瓷器鉴定大师耿宝昌老先生的唯一著作,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古董瓷器收藏方法第一,要?古?。古瓷、古董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贵。韩国历史上盛产李朝白瓷的时期大概相当于中国的明朝,韩国人对它们极为珍视,品相上乘的李朝白瓷常常会被韩国人视作传家宝贝。目前,李朝白瓷佳品的拍卖成交价多在数百万元人民币,一般白瓷也有数十万元人民币的落锤价。虽说其在拍场上的价格远低于同时代的明朝青瓷,但相比现代的爱马仕瓷器而言,400 多年前的古瓷显然更具收藏价值,使用起来也更显?高大上?。
第二,要?稀?。物以稀为贵。器少、人无我有,这样的古瓷便是人之所欲。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贵。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北宋晚期至今传世的御用汝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在当前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多以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而剧中的李朝白瓷因在16 世纪被韩国部分民窑模仿烧制,因此在总体稀缺性上尚不算极为罕有,都教授使用它们做餐具也不算太过暴殄天物。
第三,古瓷的价值还在于瓷器是不是?美?。器物精美、制造工艺复杂或别有艺术情趣的作品自然受人追捧,其收藏价值也就愈高。具体而言,古瓷器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型,看古瓷的器型是否完整、端正,是否能给人以堂堂大气或秀丽典雅的美感;二是装饰,判断古瓷还在于它的刻划、模印、贴塑、施釉、绘画、题词等装饰手法是否得当,装饰效果是否能产生相应的艺术美感。越是造型完整端庄、装饰得当的古瓷器,其市场价格也越高。在剧中,女主千颂伊在打扫客厅时不慎打破的瓷罐正是因有朝鲜16 世纪著名才子许筠先生的亲笔题词,所以其装饰之?美?、身价之高便不比寻常,所以也难怪?八风不动?的教授亦心疼得不能自已。
瓷器的收藏价值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有曾拍出天价的精品,但部分国宝级瓷器并不在中国国内。欧美人士在结婚时,便特别喜欢送赠高级瓷器茶具。
瓷器做为古代文物的一种,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瓷器有三方面收藏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历史认知价值和经济投资价值。其经济价值决定于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同艺术价值的完美统一,造就了经济价值的高昂。
在古代,瓷器代表着使用者的不同身份地位、习俗喜好、文化艺术修养、宗教信仰和制瓷工艺水平,甚至是使用者及制造者思想意识,根据使用者的地位在制造时被划分成了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两大发展系列。
事实上、任何一个时期的民窑瓷器都拥有着比官窑瓷器更加广泛的使用群体,更加活泼的艺术思想,体现着民众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好恶取向和思想变化。而历史的风雨虽然让绝大多数民窑瓷器湮没于历史的长河,让其中的幸存者焕发出灿烂的彩虹。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投资官窑瓷器实际上是投资它的皇家地位,而收藏民窑瓷器,收藏的是民窑瓷器的多元思想。
目前市场中能见到的明代民窑瓷器完整器多为青花罐和碗盘,彩瓷完整器十分少见,其中罐的市场价值已经很高,只有盘碗碟的价格还徘徊在相对的市场低位,呈现出理论研究和市场价格的两大洼地。
瓷器的质地较陶器致密坚硬,且光滑不易吸水,气孔壁较小,在纤维结构上含有较多的玻璃态和一定量的莫来石晶体,这些组合成瓷器的特征,即光线、有害气体、虫害等都不会对它产生作用。但在制造过程中的某些缺点及本身材质所限,瓷器脆而易碎,所以,瓷器保护的重中之重是防震、防挤压、防碰撞。小件瓷器必须入锦盒收藏,而且要一器一盒,以防相互之间的摩擦碰撞。裸放的大件器物要放稳,周围环境中不能有易倒的硬物。虽然瓷器不怕有害气体,但某些物质的溶液对瓷器是有害的,如碱对釉有腐蚀作用,强酸可以改变瓷器表面光泽,使彩绘变色。
本文来自作者[惜烟]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nbtudor.com/nbtu/1105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惜烟”
本文概览:古代书籍的保存书籍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现在已有了激光排版、胶卷缩印、电脑储存等许多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于书籍方面,对于将人类知识进行记载的书籍的保存似已不足虑了,世界许多图书馆已...
文章不错《泛黄古书的保存方法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